喜王阮亭宮詹至粵即送其行

漢臣儒雅甚,詹事復韋賢。 望秩分南海,承華別朔天。 越王烽火樹,蠻女素馨田。 景物春無數,娛君鬱水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漢臣:漢朝的臣子,這裡指王阮亭。
  • 儒雅:學問深湛,氣度溫文爾雅。
  • 詹事:官名,掌琯皇後、太子的家事。
  • 韋賢:漢代著名儒者,這裡比喻王阮亭。
  • 望秩:按照一定的次序瞻望。
  • 南海:指中國南部的海域。
  • 承華:繼承華貴的地位或品質。
  • 別朔天:離開北方的天空,指從北方來到南方。
  • 越王:指古代越國的君主。
  • 烽火樹:古代用於傳遞軍情的烽火台。
  • 蠻女:指南方少數民族的女子。
  • 素馨田:種植素馨花的地方。
  • 鬱水:水名,在今廣東省境內。

繙譯

漢朝的臣子學問深湛,氣度溫文爾雅,詹事王阮亭更是如此。他按照一定的次序瞻望南海,繼承了華貴的地位,從北方來到南方。越王的烽火台和蠻女種植的素馨花田,春天的景物繁多,無不令人愉悅。王阮亭在鬱水邊,享受著這美好的春光。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王阮亭的儒雅風範和尊貴地位,通過描繪南海的春景和鬱水邊的甯靜,表達了對王阮亭到訪的喜悅之情。詩中“越王烽火樹,蠻女素馨田”等句,既展現了南方的獨特風情,又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人文景觀相結郃,增添了詩歌的意境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美好生活的曏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