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天上惟今夜,歡娛世所知。 終年隔河漢,未夕罷機絲。 雨溼愁烏鵲,雲晴見翠旗。 穿針有兒女,悵望過橋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河漢:銀河。
  • 未夕:天未黑。
  • 機絲:織佈機上的絲線,這裡指織女停止織佈。
  • 烏鵲:烏鴉和喜鵲,傳說中七夕夜烏鵲會搭橋讓牛郎織女相會。
  • 翠旗:翠綠色的旗幟,這裡可能指雲彩。
  • 穿針:七夕習俗,女子穿針乞巧。

繙譯

在天上,衹有今夜是特別的,世人都知曉這份歡愉。 牛郎織女終年隔著銀河相望,天未黑時織女便停下了織佈。 雨水打溼了,讓人憂愁的烏鴉和喜鵲, 雲彩晴朗時,倣彿能看到翠綠的旗幟。 家中的女兒們正在穿針乞巧, 我悵然地望著,等待著橋上那一刻的到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過“隔河漢”、“罷機絲”等詞語,生動地表達了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相會之情。詩中“雨溼愁烏鵲”一句,既描繪了天氣的變化,又隱喻了人們對於牛郎織女相會的期盼與憂愁。結尾的“穿針有兒女,悵望過橋時”則展現了普通人家中兒女們的七夕習俗,以及詩人對於這一傳統節日的深情寄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七夕節的浪漫與哀愁。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