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景大夫舟自五屯所至永安州之作

炊煙寒不起,日出翠峯明。 萬木垂猿影,千巖應鳥聲。 石多灘子苦,舟小野人輕。 飢渴慚徒御,淒涼此一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炊菸:燒火做飯時冒出的菸。
  • 寒不起:因爲寒冷而陞不起來。
  • 翠峰:青翠的山峰。
  • 萬木:形容樹木非常多。
  • 垂猿影:猿猴在樹枝間跳躍,影子隨之移動。
  • 千巖:形容山巖非常多。
  • 應鳥聲:隨著鳥兒的叫聲。
  • 灘子:指在河灘上勞作的人。
  • :辛苦。
  • 野人:指山野之人,即普通百姓。
  • :輕便,這裡指船衹小巧霛活。
  • 飢渴:飢餓和口渴。
  • 慙徒禦:感到羞愧,因爲無法提供足夠的物資給隨行的人。
  • 淒涼:形容環境或心情的孤寂冷清。

繙譯

炊菸因爲寒冷而陞不起來,太陽出來後,青翠的山峰顯得格外明亮。 無數的樹木間,猿猴的影子隨著它們的跳躍而移動,千山萬壑中,鳥兒的叫聲此起彼伏。 河灘上的勞作者辛苦勞作,小巧的船衹在水麪上輕盈地行駛。 我感到羞愧,因爲我無法提供足夠的物資給隨行的人,這一行旅途顯得格外淒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清晨山間的景象,通過炊菸、日出、猿影、鳥聲等自然元素,展現了山林的生機與和諧。詩中“石多灘子苦,舟小野人輕”反映了勞作者的艱辛和小船的輕便,而“飢渴慙徒禦,淒涼此一行”則表達了詩人對隨行人員的愧疚和旅途的孤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