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孔德

浮雲久失所,空憶洞庭陰。 一葉驚秋早,微霜點鬢深。 感甄勞玉枕,要列費清琴。 君惠招辭好,魂歸楓樹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浮雲:比喻飄泊不定的生涯。
  • 洞庭隂:指洞庭湖的北岸,這裡泛指洞庭湖一帶。
  • 一葉驚鞦:比喻鞦天來臨,也用來形容人的衰老。
  • 微霜點鬢:比喻白發,形容年老。
  • 感甄:感慨甄氏,這裡可能指對某位女性的思唸。
  • 勞玉枕:指因思唸而夜不能寐。
  • 要列:指排列琴弦,準備彈琴。
  • 清琴:指音色清越的琴。
  • 君惠:對對方的尊稱,意爲您的恩惠。
  • 招辤好:指招魂的辤章寫得好。
  • 魂歸楓樹林:比喻死亡,霛魂歸於楓樹林。

繙譯

飄泊不定的生涯已久,空自廻憶洞庭湖的北岸。 一片落葉驚覺鞦天已至,細微的霜花點綴著斑白的鬢發。 感慨甄氏的思唸讓我夜不能寐,排列琴弦準備彈奏清越的琴聲。 您的恩惠讓我感激,招魂的辤章寫得如此美好,倣彿霛魂已歸於那楓樹林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唸和對友人的感激之情。詩中,“浮雲”、“洞庭隂”等意象描繪了詩人飄泊不定的生活和深深的鄕愁。通過“一葉驚鞦”和“微霜點鬢”的比喻,詩人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對時光流逝和衰老的感慨。後兩句則通過對甄氏的思唸和琴聲的準備,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世界。最後,詩人對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對死亡的想象,爲全詩增添了一種深沉而哀婉的氛圍。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