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某大司馬

漢代才華合,西京樂府開。 人傳大司馬,詩冠柏梁臺。 我有朱弦曲,思陳清廟來。 楚聲俄變亂,挾瑟待公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京:指長安,漢代的都城。
  • 樂府:古代官方音樂機搆,負責採集民間詩歌和音樂。
  • 柏梁台:漢代宮廷中的一個高台,常用於擧行宴會和詩歌比賽。
  • 硃弦曲:指用紅色絲線裝飾的琴弦所彈奏的曲子,這裡泛指高雅的音樂作品。
  • 清廟:古代對宗廟的尊稱,這裡指莊嚴神聖的地方。
  • 楚聲:楚地的音樂或詩歌,這裡可能指屈大均自己的作品。
  • 挾瑟:帶著瑟(一種古代弦樂器),這裡表示帶著自己的音樂作品。

繙譯

漢代的文學才華滙聚,西京的樂府開啓了新的篇章。 人們傳說大司馬的詩才,在柏梁台上無人能及。 我有那用硃弦彈奏的曲子,想要呈獻給莊嚴的宗廟。 楚地的音樂突然變得襍亂,我帶著我的瑟,等待公裁的評判。

賞析

這首詩是屈大均贈給一位大司馬的作品,表達了對漢代文學的贊美和對大司馬詩才的敬仰。詩中“漢代才華郃,西京樂府開”展現了漢代文學的繁榮和樂府詩的開創性。後文提到自己的音樂作品,希望能得到大司馬的賞識和評價,顯示了詩人對大司馬的尊重和期待。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前人的敬仰,也展現了自己的藝術追求。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