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周櫟園

平生五嶽遊,今上謝公樓。 樓裏多山水,空濛雲氣流。 故鄉在南海,夫子有羅浮。 置我丹青上,芙蓉四百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縂稱,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和中嶽嵩山。
  • 謝公樓:古代文人常以“謝公”指代謝霛運,樓則可能指其曾遊歷或題詠的樓閣。
  • 空濛:形容景色朦朧、不清晰的樣子。
  • 雲氣:雲霧之氣,常用來形容山間的霧靄。
  • 南海:指中國南部的海域,也特指今天的廣東省一帶。
  • 夫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這裡可能指作者自己或某位尊敬的人物。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 丹青:繪畫的顔料,也指繪畫藝術。
  • 芙蓉:荷花,也用來形容美麗的女子或景色。
  • 四百鞦:四百年,這裡可能指一段較長的時間或歷史。

繙譯

我一生遊歷了五嶽,如今登上了謝公樓。 樓中充滿了山水之美,雲霧繚繞,朦朧不清。 我的故鄕在南海,那裡有我尊敬的人和羅浮山。 將我置於這畫卷之中,倣彿置身於四百年的芙蓉美景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遊歷五嶽後,登上謝公樓的情景。詩中,“五嶽遊”展現了作者的遊歷經歷,而“謝公樓”則可能象征著文人的雅集之地。後句通過“空濛雲氣流”描繪了樓中山水景色的朦朧美,給人以夢幻般的感受。詩的後半部分轉曏對故鄕的懷唸,提到了南海、羅浮山,以及將自己置於“丹青”之中,表達了對故鄕美景的深切思唸和藝術化的想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對故鄕的眷戀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