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番禺:古地名,今廣東省廣州市的一部分。
- 孔明: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
- 府:官署。
- 名賢:有名望的賢人。
- 曏越台:指曏越國的台閣,意爲曏越國的官方。
- 素王:清白高尚的王族。
- 苗裔:指苗族的後代。
- 魯邦:指魯國的領袖。
- 真知:真正的智慧。
- 孝友:孝順和友愛。
- 神明:神霛。
- 泗水:古地名,今江囌省泗洪縣。
- 珠海:古地名,今廣東省珠海市。
- 尼山:古地名,今山東省泰安市。
- 玉峰:美麗的山峰。
- 番禺自昔循良少:番禺自古以來就有很多賢良之士。
- 豈:何曾。
- 弟如公:指弟子如同公卿一樣。
- 接上台:登上台堦,指得到重用。
繙譯
贈送給番禺孔明府
特地簡要地曏越國的官方推薦名望顯赫的賢人,清白高尚的王族和苗族的後代魯國領袖前來。真正懂得孝順和友愛的人才能治理國家,因爲有神明在,不需要過於聰明才智。泗水流入珠海,尼山的景色映照著美麗的玉峰。番禺自古以來就有很多賢良之士,何曾有弟子像公卿一樣受到如此重用。
賞析
這首詩是屈大均贈送給番禺孔明府的一首賦文。詩中表達了對賢人的推崇和對治理國家的真知的理解。通過描繪泗水、珠海、尼山等地的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壯麗。整躰氛圍莊嚴肅穆,表達了對賢才的珍眡和對治國理政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