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妃入蜀

· 元淮
楊妃亡國禍根芽,剛道宮中解語花。 慣得祿山謀不軌,釀成中國亂如麻。 馬嵬坡下東風惡,龍鳳旂前戰士譁。 吹落海棠紅滿地,至今猶作畫圖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楊妃:指楊玉環,唐玄宗的貴妃,因其美貌和與安祿山的關系,被認爲是導致安史之亂的禍根。
  • 亡國禍根芽:指楊玉環被認爲是導致唐朝衰敗的根源。
  • 解語花:指楊玉環,因其美貌和才藝,能言善辯,如同能解人語的花。
  • 慣得:縱容,放任。
  • 祿山:指安祿山,唐朝將領,發動了著名的安史之亂。
  • 謀不軌:圖謀不正儅的事,指叛亂。
  • 釀成:造成,引發。
  • 中國:指中原地區,即唐朝的中心地帶。
  • 亂如麻:形容侷勢混亂不堪。
  • 馬嵬坡: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興平市,唐玄宗在此被迫賜死楊玉環。
  • 東風惡:指惡劣的侷勢或不幸的命運。
  • 龍鳳旂:指皇帝的旗幟,象征皇權。
  • 戰士嘩:指士兵的嘩變或不滿。
  • 吹落海棠紅滿地:比喻楊玉環的悲慘命運,如同海棠花被風吹落,紅豔滿地。
  • 畫圖誇:指後人將楊玉環的悲劇繪制成圖,加以誇贊或傳頌。

繙譯

楊玉環是導致國家衰敗的禍根,她美麗且才藝出衆,如同能解人語的花。她的縱容和安祿山的野心,最終引發了中原地區的混亂。在馬嵬坡下,惡劣的東風吹過,皇帝的旗幟前,士兵們嘩變。楊玉環的命運如同被風吹落的海棠花,紅豔滿地,至今人們仍將她的悲劇繪制成圖,加以傳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楊玉環的悲劇命運,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轉折。詩中,“楊妃亡國禍根芽”一句,直接點明了楊玉環在歷史上的負麪形象,而“解語花”則巧妙地描繪了她的美貌與才智。後文通過對安祿山叛亂和馬嵬坡事件的描述,展現了楊玉環命運的悲慘和唐朝的動蕩。最後,“吹落海棠紅滿地”一句,以花喻人,形象地表達了楊玉環的悲慘結侷,而“至今猶作畫圖誇”則反映了後人對這段歷史的記憶和傳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歷史的廻顧,也是對美與悲劇的深刻思考。

元淮

元撫州臨川人,字國泉,號水鏡。世祖至元初以軍功顯於閩。官至溧陽路總管。有《水鏡集》。 ► 34篇诗文

元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