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 方壺過冬

嚴冬共喜小方壺。稱幽居。論元初。話到三更,皆似覺清虛。萬事有心求不得,憑象罔,獲玄珠。 一言了了性如如。樂無爲。駕雲車。朝拜高真,功滿赴仙都。速悟人人俱有分,聽予勸,莫癡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方壺:傳說中的仙山,這裡指隱居之地。
  • 元初:指宇宙或事物的本原、起始。
  • 清虛:清淨虛無,指道家追求的精神境界。
  • 象罔:指無形無象的道。
  • 玄珠:指深奧的道理或智慧。
  • 性如如:指本性自然,如如不動。
  • 雲車:神話中仙人所乘的車。
  • 高真:指高位的仙人或真人。
  • 仙都: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 有分:有機會或資格。

繙譯

在嚴鼕時節,我們一同歡喜地居住在小方壺仙山。這裡被稱作幽靜的居所,我們討論宇宙的本原,直到深夜,倣彿都感受到了清淨虛無的境界。世間萬事,若用心追求卻往往得不到,衹有憑借無形無象的道,才能獲得深奧的智慧。

一句話便明了本性自然,樂於無爲,乘坐雲車。朝拜高位的仙人,功成圓滿後前往仙人居住的地方。迅速領悟到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聽我的勸告,不要癡迷愚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嚴鼕中隱居仙山的情景,通過討論宇宙本原和追求清淨虛無的境界,表達了道家追求自然無爲、超脫世俗的理想。詩中運用了豐富的道教意象,如方壺、玄珠、雲車等,展現了仙境的神秘與超脫。最後勸誡人們要迅速領悟,不要癡迷愚昧,躰現了對人生智慧的追求和對世人的關懷。

尹志平

尹志平,字太和,爲金末及元代蒙古時期著名全真道士。祖籍河北滄州,宋時徙居萊州(今山東掖縣)。邱處機卒時遺命志平嗣教(或雲遺命宋道安嗣教。待處機喪事終,宋以年老請志平代),是爲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師。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