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曲子敬上海教官

蜃樓五色倚晴空,□接巍巍孔氏宮。 □挾一氈從此去,餋容三釜許誰同。 禿蛟吸硯生秋霧,健鶻辭韝奮北風。 別後□□新作□,好裁玉版寄徵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蜃樓(shèn lóu):傳說中由蜃(一種海中生物)吐氣形成的樓閣,常用來比喻虛幻的事物。
  • 五色:五彩繽紛的顔色。
  • 倚晴空:依靠在晴朗的天空中。
  • 巍巍:高大壯觀的樣子。
  • 孔氏宮:指孔廟,即祭祀孔子的地方。
  • 挾一氈:帶著一塊氈子,指行旅中的簡單裝備。
  • 餋容三釜:餋(juàn),古代一種烹飪器具;三釜,古代計量單位,這裡指簡單的飲食。
  • 禿蛟:比喻乾枯的筆。
  • 吸硯:指筆蘸墨。
  • 鞦霧:比喻墨跡。
  • 健鶻(hú):強健的獵鷹。
  • 辤鞲(gōu):離開臂套,指獵鷹被放飛。
  • 玉版:精美的紙張。
  • 征鴻:遠行的鴻雁,比喻書信。

繙譯

五彩斑斕的蜃樓依偎在晴朗的天空,倣彿與那巍峨壯觀的孔廟相連。你帶著簡單的行囊從此離去,誰能與你共享那簡樸的三釜之食?乾枯的筆蘸墨如鞦霧般神秘,強健的獵鷹離開臂套,在北風中振翅高飛。別後,我將以精美的紙張書寫新作,好讓這玉版上的文字隨著遠行的鴻雁寄給你。

賞析

這首詩以壯麗的蜃樓和巍峨的孔廟爲背景,描繪了友人離去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和祝福。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蜃樓五色”、“禿蛟吸硯”、“健鶻辤鞲”等,生動形象地展現了離別的氛圍和詩人的情感。末句以“玉版寄征鴻”作結,寓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和期待重逢的情感。

尹廷高

廷高,字仲明,別號六峯,遂昌人。其父竹坡,當宋季以能詩稱。仲明遭亂轉徙,宋亡二十年,始歸故鄉。嘗掌教於永嘉,秩滿至京,謝病歸。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續稿》。自題其卷首雲:「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遊湖海,作詩凡千餘首。丙子,家燬於寇,遺編散落,無一存者。僅憶《秋日寄僧》一聯曰:『白蘋影蘸無痕水,黃菊香催未了詩。』先業無傳,雅道幾廢,不肖孤之罪也。」觀此,則仲明詩學,有自來矣。 ► 2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