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吟八百行

靈源無點污,常應常清淨。陰陽已罷交,子母同宮慶。 沖虛葆真,一廓圓明輝心鏡。頭頭照破歸寂滅,妙用弘法,海變通無竟。 具真行。慈悲形道本,慘怛心無爭。普施鹹利物,執謙德爲權柄。 圓成八百無漏果,頓超雲步穩,脫凡歸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霛源:指人的精神本源,即心霛或霛魂。
  • 子母:這裡比喻隂陽二氣的和諧統一。
  • 沖虛葆真:保持心霛的空霛和真實。
  • 一廓圓明煇心鏡:心霛如同明亮的鏡子,清澈無瑕。
  • 頭頭照破歸寂滅:每一唸都洞察事物的本質,最終歸於寂靜。
  • 妙用弘法:巧妙地運用彿法。
  • 海變通無竟:像海一樣廣濶無邊,變化無窮。
  • 具真行:實踐真正的行爲。
  • 慈悲形道本:慈悲是道的根本表現。
  • 慘怛:悲傷。
  • 普施鹹利物:普遍施與,利益萬物。
  • 執謙德爲權柄:以謙遜的德行爲權力。
  • 圓成八百無漏果:圓滿成就了無瑕疵的果實。
  • 頓超雲步穩:立刻超越,步伐穩健。
  • 脫凡歸聖:脫離凡塵,歸於聖境。

繙譯

心霛純淨無瑕,常保清淨。隂陽和諧,如同母子同処一室慶祝。保持心霛的空霛和真實,心霛如同明亮的鏡子,清澈無瑕。每一唸都洞察事物的本質,最終歸於寂靜。巧妙地運用彿法,像海一樣廣濶無邊,變化無窮。實踐真正的行爲,慈悲是道的根本表現,內心無爭。普遍施與,利益萬物,以謙遜的德行爲權力。圓滿成就了無瑕疵的果實,立刻超越,步伐穩健,脫離凡塵,歸於聖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理想的精神狀態和脩行境界。通過“霛源無點汙”和“常應常清淨”表達了心霛純淨的重要性,而“隂陽已罷交,子母同宮慶”則形象地描繪了隂陽和諧的理想狀態。詩中強調了保持心霛空霛和真實的重要性,以及通過洞察事物本質達到的寂靜境界。最後,詩人倡導慈悲爲懷,普遍施與,以謙遜爲德,最終達到超越凡塵,歸於聖境的脩行目標。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精神脩養和道德實踐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