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庭秋

志通天地媾精神。消息葆全真。造化玄黃極妙,煉九陽、魂變逡巡。 西來祖意坦然伸。無礙法門親。應化河沙周普,露妙圓、糟粕清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gòu):結合,交合。
  • 消息:指事物的消長變化。
  • :保持。
  • 全真:完全的真實,指保持本性不變。
  • 造化:自然界的創造和變化。
  • 玄黃:指天地,玄爲天色,黃爲地色。
  • 九陽:指極陽之氣,九爲極數。
  • 逡巡(qūn xún):徘徊,猶豫。
  • 祖意:指佛教的教義。
  • 坦然:形容心境開闊,無拘無束。
  • 無礙:沒有障礙。
  • 法門:佛教指修行入道的門徑。
  • 應化:順應變化。
  • 河沙:比喻極多。
  • 周普:普遍,全面。
  • 糟粕:指事物中無價值的部分。
  • 清醇:清澈純淨。

翻譯

志向與天地相通,精神交媾合一。保持全真,順應事物的消長變化。自然界的創造與變化達到極致,通過煉化極陽之氣,靈魂在徘徊中變化。

西方的佛教教義坦然展開,無障礙的法門親身體驗。順應變化,如同河沙般普遍,揭示出妙不可言的真理,超越了表面的糟粕,顯現出清澈純淨的本質。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志向與天地精神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創造力和佛教教義的深刻理解。詩中「志通天地媾精神」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造化玄黃極妙」則讚美了自然界的神奇變化。後文轉向佛教思想,以「西來祖意坦然伸」和「無礙法門親」體現了對佛教教義的接納與領悟。整首詩融合了道家與佛家的思想,展現了作者對宇宙真理的追求和對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