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崑山懷舊傷今

· 王逢
丈夫貴善後,事或失謀始。 桓桓張楚國,挺生海陵裏。 一門蓄大志,羣雄適蜂起。 玄珠探甓社,白馬飲浙水。 三年車轍南,北向復同軌。 量容甘公說,情厚穆生醴。 誓擊祖生楫,竟折孫策箠。 天王詔褒贈,守將躬歲祀。 翼然東昆丘,蘭橑映疏綺。 青蘩春薦豆,翠柏寒動棨。 乾坤宥孤臣,風雨猖五鬼。 銅駝使有覺,薦懼荊棘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桓桓:威武的樣子。
  • 張楚國:指張士誠,元末羣雄之一,曾自稱吳王。
  • 海陵:地名,今江蘇泰州。
  • 玄珠:黑色的珠子,此處比喻珍貴的寶物或智慧。
  • 甓社:地名,指甓社湖,在今江蘇高郵。
  • 白馬飲浙水:指張士誠在浙江一帶的活動。
  • 車轍南:指戰車南行,比喻征戰。
  • 甘公說:指甘羅的故事,甘羅十二歲爲秦相呂不韋門客,後出使趙國,成功說服趙王割地給秦國。
  • 穆生醴:穆生是漢代人,不喜飲酒,每次宴會都爲他準備甜酒。此處比喻對人的尊重和體貼。
  • 祖生楫:祖逖是東晉名將,曾率軍北伐,此處比喻英勇的戰鬥。
  • 孫策箠:孫策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奠基人,箠指鞭子,此處比喻英勇的戰鬥。
  • 蘭橑:用蘭木做的椽子,形容建築的華美。
  • 疏綺:指窗戶上的綺羅,形容窗戶的精美。
  • 青蘩:春天的野菜,用作祭品。
  • 翠柏:常綠的柏樹,象徵堅韌不拔。
  • 乾坤宥孤臣:天地寬恕孤獨的臣子。
  • 風雨猖五鬼:風雨中五鬼猖獗,比喻時局動盪。
  • 銅駝:古代宮門前的一種裝飾,此處比喻朝廷。
  • 荊棘杞:荊棘和杞柳,比喻艱難和危險。

翻譯

大丈夫貴在能妥善處理後果,有時事情的開始並未經過深思熟慮。威武的張士誠,出生於海陵。一家人都懷有大志,恰逢羣雄並起。他像探尋黑珠一樣深入甓社湖,像白馬飲水一樣在浙江一帶活動。三年征戰南下,最終北歸同軌。他的度量能容納甘羅那樣的智謀,情感上對人有穆生那樣的體貼。誓言要像祖逖那樣擊楫北伐,最終卻像孫策那樣折斷了鞭子。皇帝下詔褒獎追贈,當地的守將每年都來祭祀。東昆丘上,一座華麗的建築翼然聳立,蘭木的椽子與精美的窗戶相映成趣。春天用青蘩作爲祭品,翠柏在寒風中搖曳。天地寬恕孤獨的臣子,風雨中五鬼猖獗。如果朝廷有所覺悟,恐怕也會害怕荊棘和杞柳的艱難與危險。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張士誠生平的回顧,表達了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對時局的憂慮。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典故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張士誠的英勇與智謀,以及他最終的悲劇命運。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動盪時局的深刻感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歷史的緬懷,也是對現實的深刻反思。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