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劉伶荷鍤(hé chā):劉伶是西晉時期的文學家,以放蕩不羈著稱,荷鍤指的是他常常揹着鋤頭,表示隨時準備埋葬自己,寓意不拘小節,不畏死生。
- 屈子投江: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因憂國憂民,最終投汨羅江自盡。
- 范蠡歸湖:范蠡是春秋時期越國的大夫,幫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選擇隱退,與西施一起歸隱五湖,寓意功成身退,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 紅蓼(liǎo):一種水生植物,秋季開紅花。
- 青蒲:一種水生植物,葉子青翠。
- 棹(zhào):划船。
- 鷗鷺:水鳥的統稱。
- 胡必歸歟:何必回去呢?
翻譯
我既不效仿劉伶揹着鋤頭放蕩不羈,也不模仿屈原投江自盡,而是選擇像范蠡那樣歸隱湖邊。我繞過一片片紅蓼,穿過兩岸的青蒲。作爲漁夫,我將我的小船划過去,驚起了幾行鷗鷺。像這樣快樂得忘記了憂愁,何必還要回去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通過對比劉伶、屈原和范蠡的不同選擇,作者明確了自己的人生取向。詩中描繪的紅蓼、青蒲、鷗鷺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隱逸環境,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越。最後一句「胡必歸歟」更是強調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滿足和不願迴歸塵世的決心。

王實甫
元大都人,字德信。一說名德信。生平事蹟不詳。工樂府。所作雜劇、散曲散佚甚多,據《錄鬼簿》載,存《拜月亭》、《嬌紅記》等十四種。今僅存《西廂記》、《破窯記》、《麗春堂》三種及散曲數套。其中《西廂記》最爲出名,被後人推爲北曲第一。
► 43篇诗文
王實甫的其他作品
- 《 西廂記 · 第五本 · 第四折 》 —— [ 元 ] 王實甫
- 《 西廂記 · 第四本 · 第四折 》 —— [ 元 ] 王實甫
- 《 西廂記 · 第二本 · 第二折 》 —— [ 元 ] 王實甫
- 《 西廂記 · 第五本 · 第三折 》 —— [ 元 ] 王實甫
- 《 小桃紅 》 —— [ 元 ] 王實甫
- 《 長亭送別 》 —— [ 元 ] 王實甫
- 《 西廂記 · 第二本 · 第四折 》 —— [ 元 ] 王實甫
- 《 西廂記 · 第三本 · 第三折 》 —— [ 元 ] 王實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