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草:枯萎後呈白色的草。
- 黃沙:黃色的沙土,常指邊遠荒涼之地。
- 野色:野外的景色。
- 愁恨:憂愁和怨恨。
- 乾坤:天地。
- 飛鴻:飛翔的大雁。
- 邊塞:邊疆的要塞。
- 寒雪:寒冷的雪。
- 薊門:古地名,在今北京西南,這裡指邊塞地區。
- 囂薄:輕薄,不厚道。
- 知機:預知時機,洞察先機。
- 桑乾水:即桑乾河,在今河北省境內,這裡比喻清澈。
- 滄溟:大海。
- 渾:渾濁。
繙譯
枯萎的白草和黃沙在野外分界,古今的憂愁和怨恨充滿了天地。 飛翔的大雁點點出現在邊塞,寒冷的雪花紛紛落在薊門。 風景淒涼衹能如此,人情的輕薄又何須多言。 是否有人能像桑乾河那樣預知時機,未入大海之前就已自知渾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邊塞的荒涼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古今憂愁和人情輕薄的感慨。詩中“白草黃沙”、“飛鴻點點”、“寒雪紛紛”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邊塞的淒涼畫麪,而“愁恨滿乾坤”則深刻反映了作者內心的沉重。後兩句以桑乾河和大海爲喻,暗示了作者對於洞察時機的渴望和對現實渾濁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時代和人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