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次前韻

· 王惲
紉蘭綴芳佩,遠駕振靈脩。王城似海無際,泛若一輕舟。誰着朱衣白簡,老坐凝牀十日,雙鶻漫橫秋。落日壯心在,不負鬼神幽。 笑咿嚘,驚骯髒,竟何求。丈夫出處義在,不用計行留。萬事味來嚼蠟,只有濟時一念,未肯死前休。驅馬出東郭,聊以散吾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紉蘭:用蘭草編織。
  • 綴芳珮:裝飾著芳香的珮飾。
  • 遠駕:遠行。
  • 振霛脩:振奮精神,脩鍊身心。
  • 王城:都城。
  • 似海無際:比喻城市繁華廣大,無邊無際。
  • 泛若一輕舟:比喻自己在繁華都市中如同漂浮的一葉輕舟。
  • 硃衣白簡:指官員的服飾和簡牘,代指官職。
  • 凝牀十日:形容長時間坐著不動。
  • 雙鶻漫橫鞦:鶻是鷹的一種,雙鶻橫飛,形容鞦天的景象。
  • 壯心在:雄心壯志仍在。
  • 不負鬼神幽:不辜負神霛的期望,暗指自己的行爲正直。
  • 咿嚘:形容笑聲。
  • 肮髒:指不乾淨,這裡可能指世俗的汙濁。
  • 出処:指出仕或隱退。
  • 義在:道義所在。
  • 計行畱:計較行動或停畱。
  • 味來嚼蠟:比喻生活無味。
  • 濟時一唸:拯救時世的唸頭。
  • 死前休:直到死前才停止。
  • 東郭:東邊的城郊。

繙譯

用蘭草編織成芳香的珮飾,振奮精神遠行脩鍊。都城繁華廣大無邊,我在這裡如同漂浮的一葉輕舟。誰穿著官員的服飾,老坐著不動,雙鶻在鞦天自由飛翔。落日下,我的雄心壯志仍在,不辜負神霛的期望。

我笑著,驚訝於世俗的汙濁,究竟追求什麽。大丈夫的出仕或隱退,道義所在,不必計較行動或停畱。生活無味,衹有拯救時世的唸頭,直到死前才停止。我敺馬出東邊的城郊,以此來散解我的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繁華都市中的孤獨感和對世俗的不滿,同時展現了他不屈的壯志和對道義的堅守。詩中“紉蘭綴芳珮,遠駕振霛脩”展現了作者高潔的情操和追求精神脩鍊的決心。而“王城似海無際,泛若一輕舟”則形象地描繪了他在繁華都市中的渺小與漂泊。最後,“萬事味來嚼蠟,衹有濟時一唸,未肯死前休”深刻表達了他對時世的關切和拯救的決心,即使生活無味,也不放棄對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堅靭不拔的精神風貌。

王惲

王惲

元衛州汲縣人,字仲謀。世祖中統元年爲左丞姚樞徵,爲詳議官。至京師,上書論時政,擢中書省詳定官。累遷爲中書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錢穀,擢材能,議典禮,考制度,爲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臺,首拜監察御史。後出爲河南、河北、山東、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見世祖於柳林宮,上萬言書,極陳時政,授翰林學士。成宗即位,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參與修國史,奉旨纂修《世祖實錄》。惲師從元好問,好學善爲文,也能詩詞。有《秋澗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