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臺

招賢事往久淒涼,志氣何人爲激昂。 多少黃金化塵土,荒臺千古說昭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台:又稱燕台,相傳是戰國時期燕昭王爲招賢納士所建的高台,用以表示對賢士的尊重和渴望。
  • 招賢:指燕昭王招攬賢才的行爲。
  • 激昂:情緒高漲,充滿激情。
  • 昭王:即燕昭王,戰國時期燕國的君主,以招賢納士著稱。

繙譯

招賢納士的事跡已經過去很久,如今衹賸下淒涼的廻憶, 有誰能夠繼承那份志氣,讓精神再次激昂? 無數的黃金如今已化爲塵土,不複存在, 衹有這座荒廢的高台,千古流傳著昭王的傳說。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燕昭王招賢納士的歷史事跡的廻顧,表達了對過去煇煌的懷唸和對現實淒涼的感慨。詩中,“金台”作爲歷史的象征,承載著燕昭王招賢的傳說,而“化塵土”的黃金則暗示了時間的無情和歷史的變遷。最後一句“荒台千古說昭王”,既是對昭王事跡的緬懷,也是對後繼無人的歎息。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

尹廷高

廷高,字仲明,別號六峯,遂昌人。其父竹坡,當宋季以能詩稱。仲明遭亂轉徙,宋亡二十年,始歸故鄉。嘗掌教於永嘉,秩滿至京,謝病歸。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續稿》。自題其卷首雲:「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遊湖海,作詩凡千餘首。丙子,家燬於寇,遺編散落,無一存者。僅憶《秋日寄僧》一聯曰:『白蘋影蘸無痕水,黃菊香催未了詩。』先業無傳,雅道幾廢,不肖孤之罪也。」觀此,則仲明詩學,有自來矣。 ► 2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