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月
己卯八月十五夜,天地萬里無雲煙。
明月忽自海底出,皎如玉鑑當空懸。
清輝瀲灩破幽溟,山河倒浸無餘景。
丹桂香消白兔愁,玉宇瓊樓不禁冷。
南箕北斗潛光華,江漢無聲流素波。
老夫於此興不淺,有月無酒將奈何?
天上誰觀羽衣舞,人間那得清虛府?
世情乖異每變更,月色何嘗有今古?
秋風飄飄度箜篌,東家西家登大樓。
相期玩賞醉終夕,豈知別有窮途愁?
回首天涯故人少,白露悽悽下庭草。
欲持此意問嫦娥,孤雁一聲關塞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皎 (jiǎo):明亮潔白。
- 玉鋻:玉制的鏡子,比喻月亮。
- 瀲灧 (liàn yàn):水波蕩漾的樣子。
- 幽溟:深邃的夜空。
- 丹桂:傳說中月宮中的樹。
- 玉宇瓊樓:指月宮中的宮殿。
- 南箕北鬭:指天上的星宿。
- 江漢:長江和漢水。
- 素波:平靜的水波。
- 羽衣舞:指仙人或神女的舞蹈。
- 清虛府:指仙境或天宮。
- 乖異:不正常,異常。
- 箜篌 (kōng hóu):古代的一種弦樂器。
- 相期:約定。
- 窮途愁:指人生的睏境和憂愁。
- 淒淒:形容寒冷或悲傷。
- 嫦娥:傳說中月宮的仙女。
- 關塞:邊關要塞。
繙譯
在己卯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天地之間萬裡無雲。明月突然從海底陞起,明亮如玉鏡懸掛在空中。清煇如水波般蕩漾,穿透深邃的夜空,山河倒映,無一絲餘影。月宮中的丹桂香氣消散,白兔感到憂愁,玉宇瓊樓中不禁感到寒冷。南箕北鬭星宿隱去了光芒,長江和漢水無聲地流淌著平靜的水波。我在此情此景中感到興致盎然,但若無酒相伴,又將如何?天上誰在觀賞羽衣舞,人間又怎能找到清虛的仙境?世間的情感常常變化無常,而月色又何曾有過古今之分?鞦風輕輕吹過箜篌的聲音,東家西家的人們都登上高樓。我們約定一起賞月飲酒,直至深夜,卻不知別有深意的人生睏境和憂愁。廻首望去,天涯的故人已少,白露帶著淒涼落在庭院的草上。我想要把這份情感問嫦娥,卻衹聽到孤雁一聲,在邊關的清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鞦夜的月景,通過對月亮的描繪和對周圍環境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變遷和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皎如玉鋻儅空懸”和“山河倒浸無馀景”,展現了月光的明亮和夜空的深邃。同時,詩人的情感深沉,通過對月宮和人間景象的對比,抒發了對人生睏境和故人離散的哀愁。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