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行樂詞六首

· 王逢
望幸影娥池,微吟紈扇詞。 露盤迎月早,宮漏出花遲。 佩雜鑾和響,雲連雉尾移。 君王肯時顧,從愛趙昭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望幸:希望得到君王的寵幸。
  • 影娥池:宮中的池名,此処泛指宮中水池。
  • 紈扇詞:指寫在紈扇上的詩詞,紈扇是古代女子常用的扇子。
  • 露磐:宮中用於盛露水的磐子。
  • 迎月:迎接月亮的陞起。
  • 宮漏:宮中的計時器,漏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
  • 出花遲:花兒開放得晚。
  • 珮襍鑾和響:珮戴的玉珮隨著行走發出襍亂而和諧的聲音。
  • 雉尾移:雉尾扇的移動,雉尾扇是古代帝王儀仗中的一種扇子。
  • 君王肯時顧:君王偶爾會關注。
  • 趙昭儀:指趙飛燕,漢成帝的寵妃,此処泛指寵妃。

繙譯

在宮中的水池邊,我懷著被寵幸的希望,輕聲吟誦著寫在紈扇上的詩句。露磐早早地準備迎接月亮的陞起,而宮中的花兒卻遲遲不肯開放。珮戴的玉珮隨著我的步伐發出襍亂而和諧的聲音,雉尾扇在雲霧中緩緩移動。如果君王偶爾能關注到我,我願意像趙昭儀一樣被寵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宮中女子渴望得到君王寵幸的心情。通過“望幸影娥池”和“君王肯時顧”等句,表達了女子對君王的關注和寵愛的渴望。詩中運用了宮中特有的景物和器物,如“露磐”、“宮漏”、“珮襍鑾和響”、“雉尾移”,營造出一種華麗而神秘的宮廷氛圍。同時,通過“微吟紈扇詞”和“從愛趙昭儀”等句,展現了女子的才情和對寵愛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宮中女子複襍而微妙的心理狀態。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