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六度:佛教術語,指六種修行方法,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 三風:指佛教中的三種惡習,即貪、嗔、癡。
- 朗如鏡:比喻心境清明,沒有雜念。
- 磨盡青銅斑:比喻通過修行,消除了心中的煩惱和雜念。
- 毫髮計:指極小的利益。
- 分寸攀:指對虛名的追求。
- 朝市:指朝廷和市場,泛指世俗社會。
- 平地劍門關:比喻世俗社會的險惡。
- 一丘壑:指隱居的地方。
- 轍跡無往還:比喻隱居不出,與世隔絕。
- 峴山泣:指峴山上的淚水,比喻對世俗的留戀。
- 泣牛山:指牛山上的淚水,比喻對生死的感慨。
翻譯
六度修行中智慧最爲重要,三風惡習尤其頑固。 心境應如明鏡般清澈,通過修行消除心中的煩惱。 對於微小的利益也要計較,對虛名的追求更是分寸不讓。 世俗社會中有許多人如此,如同平地上的劍門關一樣險惡。 而我選擇隱居於一丘壑之中,與世隔絕,不再往來。 那些對世俗留戀的峴山淚水,以及對生死感慨的牛山淚水,又算得了什麼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修行與世俗的不同態度,表達了作者對修行的重視和對世俗的淡漠。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佛教術語和生動的比喻,如「六度」、「三風」、「朗如鏡」等,展現了作者深厚的佛學修養。同時,通過對「朝市」與「一丘壑」的對比,以及「峴山泣」與「泣牛山」的感慨,進一步突出了作者超脫世俗、追求心靈清淨的隱逸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