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岸道人精舍

· 閻防
早歲參道風,放情入寥廓。 重因息心侶,遂果巖下諾。 斂跡辭人間,杜門守寂寞。 秋風剪蘭蕙,霜氣冷淙壑。 山牖見然燈,竹房聞搗藥。 願言舍塵事,所趣非龍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寥廓(liáo kuò):廣闊無垠的空間。
  • 息心侶:指志同道合的朋友,這裏特指一同修行的夥伴。
  • 斂跡:隱匿行蹤,不露痕跡。
  • 杜門:閉門不出。
  • 淙壑(cóng hè):流水和山谷,這裏指自然環境。
  • 然燈:點燃的燈。
  • 搗藥:指道教中煉丹製藥的活動。
  • 龍蠖(lóng huò):指龍和蠖,龍象徵高貴,蠖象徵隱逸,這裏泛指世俗的追求。

翻譯

早年我便投身於修道之風,放縱情感到達廣闊無垠的境界。 因爲再次遇到志同道合的修行夥伴,於是實現了在巖下許下的承諾。 我隱匿行蹤,辭別人間,閉門守着寂寞。 秋風剪斷了蘭蕙,霜氣使流水和山谷變得冷清。 在山中的窗戶看到點燃的燈火,竹房中傳來搗藥的聲音。 我願意捨棄塵世的瑣事,我所追求的不是世俗的高貴或隱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閻防在道人精舍的隱居生活和對修道生活的嚮往。詩中,「早歲參道風,放情入寥廓」展現了詩人早年對道教的投入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通過「斂跡辭人間,杜門守寂寞」等句,詩人表達了對世俗的疏離和對寂寞生活的堅守。最後,「願言舍塵事,所趣非龍蠖」則明確表示了詩人對超脫世俗生活的渴望,追求的是一種超越物質和名利的純粹精神生活。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道教修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嚮往。

閻防

唐河中人。玄宗開元二十二年進士及第,曾官大理評事。後因事貶長沙司戶。天寶初,隱於終南山,築草堂於豐德寺側。有詩名,造語真素,頗有警策。有集。 ► 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