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

平生一顧重,意氣溢三軍。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劍文。 弓弦抱漢月,馬足踐胡塵。 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充滿,超出。
  • 分戈影:指陽光照射在兵器上形成的影子。
  • 合劍文:指星光映照在劍身上,形成美麗的紋路。
  • 抱漢月:比喻弓弦拉開如同擁抱月亮。
  • 踐胡塵:踏過敵人的塵土,指在戰場上與敵人交戰。
  • 死報君:以死來報答君王的恩情。

翻譯

我一生中最爲看重的是一次次的顧盼與重視,我的意氣和豪情充滿了整個軍隊。 在野外,陽光照射在兵器上,形成了影子;夜晚,星光映照在劍身上,形成了美麗的紋路。 我拉開弓弦,彷彿擁抱了漢家的月亮;我的馬蹄踏過了敵人的塵土。 我並不求能夠活着回到邊塞,只希望能夠以死來報答君王的恩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忠誠勇敢的戰士形象,通過生動的意象和激昂的語言,表達了戰士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戰鬥的豪情。詩中「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劍文」等句,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與兵器的結合,展現了戰士在戰場上的英勇與決心。結尾的「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更是凸顯了戰士的犧牲精神和對國家的無限忠誠。整首詩充滿了悲壯與豪邁的氣息,展現了唐代邊塞詩的典型風格。

駱賓王

駱賓王

駱賓王,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唐龍朔初年,駱賓王擔任道王李元慶的屬官。後來相繼擔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儀鳳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職。曾經被人誣陷入獄,被赦免後出任地方官臨海縣丞,所以後人也稱他駱臨海。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他作爲祕書,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曌檄文》。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