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詩

· 盧綸
祥光若可求,閨女夜登樓。 月露浩方下,河雲凝不流。 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 回想斂餘眷,人天俱是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祥光:吉祥的光輝。
  • 閨女:未婚的年輕女子。
  • 鉛華:古代女子化妝用的鉛粉,這裏指女子的妝容。
  • 機杼:織布機和梭子,這裏指織布。
  • 餘眷:餘下的眷戀或思念。

翻譯

吉祥的光輝彷彿可以求得,未婚的女子在夜晚登上樓臺。 月光下的露水浩浩蕩蕩地落下,銀河的雲彩凝固不動。 女子的妝容在黎明前悄然警惕,織布的聲音在暗中傳遞着秋意。 回憶起那些餘下的眷戀,無論是人間還是天上,都是滿滿的憂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過祥光、月露、河雲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神祕而憂鬱的氛圍。詩中「閨女夜登樓」一句,既展現了女子的期待,也暗示了她的孤獨。後文通過「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進一步以女子的妝容和織布活動,傳達出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變遷,以及隨之而來的情感變化。結尾的「回想斂餘眷,人天俱是愁」則深刻表達了無論是人間還是天上,都充滿了對過往的眷戀和無法釋懷的憂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盧綸對七夕這一傳統節日的獨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盧綸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