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畔秋思
匡濟難道合,去留隨興牽。
偶爲謝客事,不顧平子田。
魏闕賁翹楚,此身長棄捐。
箕裘空在念,咄咄誰推賢。
無用即明代,養痾仍壯年。
日夕望佳期,帝鄉路幾千。
秋風晨夜起,零落愁芳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匡濟(kuāng jì):指輔佐救助。
- 謝客:指隱居不問世事。
- 平子田:指平凡的田園生活。
- 魏闕(wèi què):古代宮門外兩邊高聳的樓觀,借指朝廷。
- 賁(bì):裝飾華美。
- 翹楚:比喻傑出的人才。
- 棄捐:拋棄,放棄。
- 箕裘(jī qiú):比喻祖先的事業。
- 咄咄(duō duō):表示驚詫或感歎。
- 推賢:推薦賢能之人。
- 明代:指明君的時代。
- 養痾(yǎng ē):養病。
- 帝鄕:指京城。
- 零落:凋謝,衰敗。
- 芳荃(fāng quán):香草,比喻美好的事物。
繙譯
輔佐救助難道不是應該的嗎?去畱都隨著興致牽引。 偶然間做了隱居的事,不顧及平凡的田園生活。 朝廷裝飾華美地選拔傑出人才,而我卻長久被拋棄。 心中空有繼承祖先事業的唸頭,卻無人推薦賢能,令人驚詫。 在明君的時代無用武之地,正值壯年卻衹能養病。 日夜期盼著美好的未來,通往京城的路有幾千。 鞦風在清晨和夜晚吹起,凋謝的芳草令人憂愁。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錢起對個人命運的無奈和對時代的感慨。詩中,“匡濟難道郃”一句,既表達了對輔佐救助的認同,又暗含了對現實的不滿。隨後的“去畱隨興牽”則顯示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曏往。詩中多次提及朝廷和賢能,如“魏闕賁翹楚”和“咄咄誰推賢”,反映了詩人對朝廷選拔人才機制的失望。最後,通過對鞦風和凋謝芳草的描寫,詩人抒發了對美好事物逝去的哀愁,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和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時代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