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春望

· 鮑溶
五鳳樓南望洛陽,龍門回合抱蒼蒼。 受朝前殿雲霞暖,封嶽行宮草木香。 四海爲家知德盛,二京有宅卜年長。 東人猶憶時巡禮,願覲元和日月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鳳樓:古代洛陽城內的一座著名樓閣。
  • 龍門:指洛陽的龍門山,著名的石窟藝術所在地。
  • 回合:環繞。
  • 蒼蒼:深青色,形容山色。
  • 受朝:接受朝拜,指皇帝上朝。
  • 封嶽:封禪泰山,古代帝王的一種祭祀儀式。
  • 行宮:皇帝出行時居住的宮殿。
  • 四海爲家:形容帝王的統治遍及天下。
  • 二京:指長安和洛陽,古代中國的兩大都城。
  • 卜年長:預測國運長久。
  • 東人:指東方的人民,這裏特指洛陽一帶的百姓。
  • 時巡禮:指皇帝的巡視。
  • 願覲:希望朝見。
  • 元和:唐憲宗的年號,這裏代指皇帝。
  • 日月光:比喻皇帝的恩德如日月之光。

翻譯

站在五鳳樓南望洛陽,只見龍門山環繞着蒼翠的山色。 皇帝在殿前接受朝拜,雲霞映照下顯得溫暖如春;封禪泰山的行宮裏,草木散發着香氣。 帝王的德行遍及四海,長安和洛陽作爲都城,預示着國運長久。 東方的百姓依然記得皇帝的巡視,他們渴望朝見皇帝,感受如日月般的光輝恩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洛陽的壯麗景色和帝王的威嚴,通過「五鳳樓」、「龍門」等地理標誌,展現了洛陽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詩中「受朝前殿雲霞暖」和「封嶽行宮草木香」兩句,既描繪了皇帝的尊貴與國家的繁榮,又隱喻了皇帝的恩德如同溫暖的雲霞和芬芳的草木,惠及四方。結尾的「願覲元和日月光」表達了人民對皇帝的敬仰和對國家長治久安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鮑溶

鮑溶

唐人,字德源。憲宗元和進士。與李益交厚。古詩樂府,可稱獨步。卒飄蓬薄宦,客死三川。有集。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