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篇上裴尹

藩籬小鳥何甚微,翩翩日夕空此飛。 只緣六翮不自致,長似孤雲無所依。 西城黯黯斜暉落,衆鳥紛紛皆有託。 獨立雖輕燕雀羣,孤飛遠懼鷹鸇搏。 自憐天上青雲路,弔影徘徊獨愁暮。 銜花縱有報恩時,擇木誰容託身處。 歲月蹉跎飛不進,羽毛鷦悴何人問。 繞樹空隨烏鵲驚,巢林只有鷦鷯分。 主人庭中蔭喬木,愛此清陰欲棲宿。 少年挾彈遙相猜,遂使驚飛往復回。 不辭奮翼向君去,唯怕金丸隨後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藩籬(fān lí):籬笆,比喻狹小的棲息地。
  • 六翮(liù hé):指鳥的翅膀,這裏比喻才能或機遇。
  • 孤雲:比喻孤獨無依。
  • 黯黯(àn àn):昏暗的樣子。
  • 蹉跎(cuō tuó):虛度光陰。
  • 鷦悴(jiāo cuì):形容憔悴。
  • 鷦鷯(jiāo liáo):一種小鳥,比喻地位低微。
  • 蔭(yìn):遮蔽。
  • 挾彈(xié dàn):帶着彈弓。
  • 奮翼(fèn yì):振翅。
  • 金丸(jīn wán):指彈弓射出的彈丸。

翻譯

籬笆間的小鳥多麼微小,每天翩翩飛舞卻無處可去。只因翅膀不夠強壯無法自立,長久以來像孤獨的雲朵無依無靠。西邊的城池昏暗,斜陽落下,其他鳥兒都有歸宿。雖然獨自站立不與燕雀爲伍,但孤獨飛行時也害怕鷹鸇的攻擊。自憐能在青雲之上飛翔,卻只能在孤獨中徘徊,對着自己的影子在黃昏中發愁。即使有機會銜花報恩,也找不到可以託身的地方。歲月虛度,飛不向前,羽毛憔悴無人問津。繞樹飛行,空自被烏鵲驚擾,只能在林中與鷦鷯共享棲息之地。主人的庭院中有大樹遮蔭,喜歡這裏的清涼想要棲息。少年帶着彈弓遠遠地猜測,使得小鳥驚飛來回。不畏艱難振翅飛向主人,只怕彈丸隨後射來。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隻小鳥的孤獨無依和生存困境,反映了詩人自身的境遇和情感。詩中,「藩籬小鳥」象徵着詩人的微小和無助,「六翮不自致」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能或機遇不足的感慨。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比其他鳥兒的安逸和小鳥的艱難,進一步突出了小鳥的孤獨和恐懼。最後,小鳥對主人的依戀和恐懼被彈弓射中的心情,反映了詩人對安全感和歸屬感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劉長卿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劉長卿

劉長卿

唐宣州(今安徽宣城)人,郡望河間,字文房。早歳居洛陽。曾任隨州(今屬湖北)刺史,世稱「劉隨州」。唐玄宗開元中卽已應進士舉,天寶後期始登第。釋褐長洲尉。唐肅宗至德三載(西元七五八年)攝海鹽令。同年以事下獄,貶南巴尉,復勘後得量移。唐代宗永泰元年(西元七六五年)後入京。大暦初以檢校祠部員外郎出爲轉運使判官,駐揚州。後擢鄂岳轉運留後。爲鄂岳觀察使呉仲孺誣奏,貶睦州司馬。唐德宗建中初遷隨州刺史。建中三年(西元七八二年)李希烈叛,據隨州,文房流寓江州。晩歳入淮南節度使幕。約卒於貞元六年(西元七九〇年)前後。劉隨州年輩與杜少陵相若,早年工詩,然以詩名家,則在肅 代以後。與錢起并稱「錢 劉」,爲大暦詩風之主要代表。平生致力於近體,尤工五律,自稱「五言長城」,時人許之。詩中多身世之嘆,於國計民瘼,亦時有涉及。其詩詞旨朗雋,情韻相生。故方虛谷云:「長卿詩細淡而不顯煥,觀者當緩緩味之。」《瀛奎律髓·巻四十二》方儀衞云:「文房詩多興在象外,專以此求之,則成句皆有餘味不盡之妙矣。」《昭昧詹言·巻十八》唐人評長卿詩,尙多微辭。如髙仲武云:「(劉)詩體雖不新奇,甚能鏈飾。大抵十首已上,語意稍同,於落句尤甚,思銳才窄也。」《中興間氣集》其後則評價日髙。《唐音癸簽·巻七》引《吟譜》謂:「劉長卿最得騷人之興,專主情景。」王阮亭則云:「七律宜讀王右丞、李東川。尤宜熟玩劉文房諸作。」(何世璂《然鐙記聞》)其集稱《劉隨州集》,一作十巻,一作十一巻。今人注本有儲仲君《劉長卿詩編年箋注》、楊世明《劉長卿詩編年校注》。《全唐詩》存詩五巻,《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詩二首。其事跡散見於《新唐書·藝文志四》、《唐詩紀事·巻二十六·劉長卿》、《唐才子傳·巻二·劉長卿傳》等處,頗多缺誤。今人傅璇琮主編之《〈唐才子傳〉校箋》考辨較備。 ► 4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