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詶 (chóu):答謝。
- 暢當: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嵩嶽:即嵩山,五嶽之一,位於今河南省。
- 麻道士:指在嵩山修行的道士。
- 樵夫:砍柴的人。
- 秦時:指秦朝時期。
- 開雲種玉:比喻道士修煉的神祕和高深。
- 渡海傳書:比喻傳遞信息或知識。
- 鶴遲:鶴飛得慢,比喻消息傳遞得慢。
- 陰洞:陰暗的洞穴。
- 石牀:石制的牀。
- 古壇:古老的祭壇。
- 松樹半無枝:形容松樹古老,枝葉稀疏。
- 青囊籙:道教的祕籍或經文。
- 相從:跟隨。
翻譯
聽說你隨着樵夫閒逛時看棋,忽然發現自己彷彿回到了秦朝的人世。 你開雲種玉,嫌山太淺,渡海傳書,卻怪鶴飛得太慢。 陰暗的洞穴中,石牀上微有字跡,古老的祭壇旁,松樹已半無枝葉。 麻煩你遠道示我青囊籙,願我能跟隨你,向你請教一番。
賞析
這首詩是盧綸答謝暢當尋找嵩山麻道士並寄來詩作的回信。詩中通過描繪道士的神祕生活和修煉環境,表達了對道士修煉生活的嚮往和對道士智慧的敬仰。詩中運用了許多道教的象徵和隱喻,如「開雲種玉」、「渡海傳書」,增強了詩歌的神祕色彩。結尾表達了詩人希望能跟隨道士學習的心願,顯示了對道士的深厚敬意和求知的渴望。

盧綸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 341篇诗文
盧綸的其他作品
- 《 臥病寓居龍興觀枉馮十七著作書知罷攝洛陽赴緱氏因題十四韻寄馮生幷贈喬尊師 》 —— [ 唐 ] 盧綸
- 《 同耿湋司空曙二拾遺題韋員外東齋花樹 》 —— [ 唐 ] 盧綸
- 《 送馬尚書郎君侍從歸覲太原 》 —— [ 唐 ] 盧綸
- 《 秋幕中夜 獨坐遲明因陪陳翃郎中晨謁上公因 書即事兼呈同院諸公 》 —— [ 唐 ] 盧綸
- 《 太白西峯偶宿車祝二尊師石室晨登前巘憑眺書懷即事寄呈鳳翔齊員外張侍御 》 —— [ 唐 ] 盧綸
- 《 送從叔士準赴任潤州司士 》 —— [ 唐 ] 盧綸
- 《 和徐法曹贈崔洛陽斑竹杖以詩見荅 》 —— [ 唐 ] 盧綸
- 《 臘日 》 —— [ 唐 ] 盧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