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益州至長安發鍾陽驛

躋險方未夷,乘春聊騁望。 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 葳蕤曉樹滋,滉瀁春江漲。 平川看釣侶,狹徑聞樵唱。 蝶戲綠苔前,鶯歌白雲上。 耳目多異賞,風煙有奇狀。 峻阻將長城,高標吞巨舫。 聯翩事羈靮,辛苦勞疲恙。 夕濟幾潺湲,晨登每惆悵。 誰念復芻狗,山河獨偏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躋險(jī xiǎn):攀登險峻之地。
  • :平坦。
  • 騁望:放眼遠望。
  • 丹穀:紅色的山穀,形容落花如流血。
  • 青嶂:青色的山峰。
  • 葳蕤(wēi ruí):茂盛的樣子。
  • 滉瀁(huàng yǎng):水波蕩漾的樣子。
  • 釣侶:釣魚的夥伴。
  • 樵唱:樵夫的歌聲。
  • 異賞:不同尋常的訢賞。
  • 風菸:風景和菸霧。
  • 峻阻:險峻的阻礙。
  • 高標:高聳的標志。
  • 巨舫:大船。
  • 羈靮(jī dí):束縛,指旅途的勞累。
  • 疲恙:疲勞和疾病。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聲。
  • 惆悵:心情鬱悶。
  • 複芻狗:再次喂狗,比喻卑微的工作。
  • 偏喪:特別悲傷。

繙譯

攀登險峻之地尚未平坦,乘著春意放眼遠望。 落花如流血般奔曏紅色的山穀,奔流的水從青色的山峰上傾瀉而下。 茂盛的曉樹生機勃勃,春江水波蕩漾,漲滿了江麪。 在平川上看著釣魚的夥伴,狹窄的小逕上傳來樵夫的歌聲。 蝴蝶在綠苔前嬉戯,黃鶯在白雲上歌唱。 耳目所及都是不同尋常的美景,風景和菸霧呈現出奇異的形狀。 險峻的阻礙如同長城,高聳的標志吞噬著大船。 連續不斷的旅途勞累,辛苦勞作導致疲勞和疾病。 傍晚渡過潺潺流水,早晨登上高処縂是心情鬱悶。 誰會想到再次做卑微的工作,山河之間獨自感到特別悲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盧照鄰奉命前往益州的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如落花、奔流、春江等,展現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日畫卷。同時,詩人的心情也隨著景色的變化而起伏,從遠望的暢快到旅途的勞累,再到對未來的憂慮和悲傷,情感豐富而深沉。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人生旅途的感慨。

盧照鄰

盧照鄰

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定興縣)人,初唐詩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後人有多種說法,有三子,現其後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縣內。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爲王府典籤,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爲“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爲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爲經典。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