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樂九章歌諸王第七

星陳帝子,嶽列天孫。 義光帶礪,象著乾坤。 我有明德,利建攸存。 苴以茅社,錫以犧尊。 藩屏王室,翼亮堯門。 八才兩獻,夫何足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星陳帝子:指帝王的子孫如同星辰般分佈。
  • 嶽列天孫:指天子的子孫如同山嶽般排列。
  • 義光帶礪:義光,指正義的光輝;帶礪,比喻長久不變。
  • 象著乾坤:象,象徵;著,顯著;乾坤,天地。
  • 明德:指高尚的品德。
  • 利建攸存:利建,有利於建立;攸存,長久存在。
  • 苴以茅社:苴,墊;茅社,古代祭祀時用茅草覆蓋的社稷壇。
  • 錫以犧尊:錫,賜予;犧尊,古代祭祀用的酒器。
  • 藩屏王室:藩屏,屏障;王室,指皇室。
  • 翼亮堯門:翼亮,輔佐;堯門,指堯帝的門庭,比喻賢明的君主。
  • 八才兩獻:八才,指八種才能;兩獻,指兩次貢獻。

翻譯

帝王的子孫如同星辰般分佈,天子的子孫如同山嶽般排列。 正義的光輝長久不變,象徵着天地的顯著。 我們擁有高尚的品德,有利於建立並長久存在。 用茅草覆蓋的社稷壇,賜予祭祀用的酒器。 作爲皇室的屏障,輔佐賢明的君主。 擁有八種才能,兩次貢獻,這些成就何足掛齒。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帝王子孫的尊貴與榮耀,以及他們對於國家和皇室的忠誠與貢獻。通過比喻和象徵手法,如「星陳帝子,嶽列天孫」,形象地描繪了帝王子孫的顯赫地位。同時,強調了正義、品德和才能的重要性,表達了對於這些品質的崇高敬意。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深遠,展現了唐代詩歌的典雅與韻味。

盧照鄰

盧照鄰

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定興縣)人,初唐詩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後人有多種說法,有三子,現其後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縣內。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爲王府典籤,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爲“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爲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爲經典。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