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檻起:高高的屋檐。
- 邊愁:邊疆的憂愁。
- 荔枝誰致樓:荔枝爲何而建的樓。
- 會須:必須。
- 教匠坼:讓工匠拆除。
- 不欲見蠻陬:不想見到蠻荒之地。
- 樹痹:樹木枯萎。
- 無春影:沒有春天的景象。
- 天連:天空連綿。
- 覺漢流:感覺到漢水的流動。
- 仲宣:東漢末年文學家王粲的字。
- 如可擬:如果可以比擬。
- 即此是荊州:這就是荊州。
翻譯
高高的屋檐勾起了邊疆的憂愁,荔枝樓是爲了誰而建? 必須讓工匠來拆除它,我不想見到這蠻荒之地。 樹木枯萎,沒有春天的景象,天空連綿,我感覺到漢水的流動。 如果可以將王粲比作仲宣,那麼這裏就是荊州。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邊疆荒涼景象的憂愁和對繁華往昔的懷念。詩中「高檻起邊愁」一句,以高檐爲引子,勾起了詩人對邊疆的憂思。後文通過對比荔枝樓的繁華與周圍的荒涼,表達了詩人對現狀的不滿和對過去的懷念。最後以王粲的典故,暗示了詩人對荊州(古代繁華之地)的嚮往,以及對現實環境的無奈和逃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