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七夜待月

· 沈周
候月月不出,引醪兼話長。 柳黃延返照,薴白應新涼。 惡璧沉海氣,待珠開夜光。 我罍猶未恥,願早賁林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引醪:引用酒。醪(láo),指濁酒或醇酒。
  • 兼話長:同時談話時間很長。
  • 柳黃:柳葉變黃。
  • 延返照:延長夕陽的餘暉。
  • 苧白:苧麻的白色。苧(zhù),一種植物,纖維可織佈。
  • 應新涼:適應新來的涼意。
  • 惡璧:不好的玉石。璧(bì),古代的一種玉器。
  • 沉海氣:沉入海底的氣息。
  • 待珠:等待珍珠般明亮的月亮。
  • 開夜光:開啓夜間的光明。
  • 我罍:我的酒器。罍(léi),古代盛酒的器具。
  • 猶未恥:還未感到羞愧。
  • 願早賁林堂:希望早日光臨林堂。賁(bì),光臨,來到。

繙譯

等待月亮,月亮卻遲遲不出,我邊飲酒邊與友人長談。 柳葉已黃,夕陽的餘暉延長了它的色彩,苧麻的白色適應了新來的涼意。 不好的玉石沉入海底,我等待著珍珠般明亮的月亮開啓夜間的光明。 我的酒器還未感到羞愧,希望月亮早日光臨林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夜晚等待月亮的場景,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和人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對月亮的期待和對自然美的訢賞。詩中“柳黃延返照,苧白應新涼”巧妙地利用色彩和季節的變化,增強了畫麪的生動感。末句“我罍猶未恥,願早賁林堂”則透露出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和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