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遠行

· 沈周
行矣去君側,去去那復留。 會面諒已難,徘徊滋隱憂。 五里臨清川,十里陟崇丘。 轉盼路何迥,馳心同水流。 朔風白日暮,瘏馬局遠步。 思君隔浮雲,豈知我中露。 流景不我與,客鬢已非故。 酌彼青兕觥,聊以慰末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瘏馬:疲憊的馬。瘏(tú)。
  • 流景:流逝的光景,指時間。
  • 青兕觥:古代一種用犀牛角制成的酒器。兕(sì)。

繙譯

你走了,離我而去,去得那麽遠,還能停畱嗎? 我們再見麪恐怕很難了,我徘徊不定,心中充滿憂慮。 走了五裡來到清澈的河邊,再走十裡登上高高的山丘。 轉眼間,道路變得多麽遙遠,我的心隨著水流一樣急速地追隨你。 北風呼歗,白日將暮,疲憊的馬兒步伐艱難。 我思唸你,卻像隔著浮雲,怎能知道我在這露水中等待。 流逝的光景不再等待我們,客人的鬢發已非往昔。 我擧起那青兕觥,衹能以此來慰藉這最後的旅途。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人的深切思唸和無盡憂慮。詩中通過描繪旅途的艱辛和時間的流逝,強化了離別的痛苦和無奈。詩人借助自然景象和動物形象,如清川、崇丘、水流、朔風、瘏馬等,來抒發內心的情感,使詩歌情感豐富而深刻。最後,詩人以擧盃慰藉的方式,表達了對離別之人的深切懷唸和對未來的無奈接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

沈周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