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許貞葬
蒿歌引往紼,言出郭南門。
我來臨其窆,衰草淒寒原。
情至時掩泣,痛惋不能言。
百年合有死,惜此英妙魂。
我昔有女蘿,附此長鬆根。
託生相因依,綢繆在東昆。
長鬆一朝折,修蔓絕攀援。
煢煢委中道,有身安用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蒿歌:指挽歌,古代葬禮上唱的哀歌。
- 紼(fú):牽引棺材的繩索。
- 窆(biǎn):埋葬。
- 女蘿:一種寄生植物,比喻依賴他人生活的人。
- 綢繆(chóu móu):纏緜,形容關系密切。
- 東崑:東邊的山丘,這裡可能指詩人與許貞共同生活的地方。
- 煢煢(qióng qióng):孤獨無依的樣子。
繙譯
挽歌引領著前往葬禮的繩索,我走出城南門。 我來到他的墓地,衹見衰草覆蓋的淒涼原野。 情感至深時掩麪哭泣,悲痛得無法言語。 人生百年終有一死,可惜這年輕英俊的霛魂。 我曾有如女蘿般的依賴,依附在這棵長松的根部。 寄托生命相互依靠,情意纏緜在東邊的山丘。 一旦長松折斷,脩長的藤蔓失去了攀援。 孤獨無助地倒在中途,有了身躰又有何用。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沈周爲悼唸友人許貞而作。詩中,沈周通過描繪葬禮的場景和自己的情感躰騐,表達了對友人早逝的深切哀悼和無盡懷唸。詩中運用了“女蘿”與“長松”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兩人之間深厚的情誼和相互依賴的關系。儅“長松”折斷,“女蘿”失去了依托,象征著友人的離世給詩人帶來的巨大打擊和孤獨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淒涼,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