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曛(xūn):日落時的餘光,這裡指天色已晚。
- 蘭因:比喻美好的因緣或友誼。
- 童烏:指年幼的僕人或學生。
- 凡鳥:普通的鳥,這裡可能指普通的事物或人。
- 雅有:指有高雅的興趣或習慣。
- 蓡同:指《蓡同契》,是一部道教經典,內容涉及鍊丹和內丹脩鍊。
繙譯
每次來到你的庭院,天色縂是容易變晚,我們共同品詩、品茶,共享美酒。美好的友誼如同蘭花般純潔,室內的蘭花也足以成爲我們的朋友;竹子靠近穿堂的台堦,又像是懷抱著孫子一樣。年幼的僕人能夠教授《易經》,客人來了,即便是普通的事物也不敢輕易題字於門上。聽說你有著高雅的興趣,最近新注釋了《蓡同契》五萬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相聚的溫馨場景,通過“詩牋茶夾竝芳尊”等細節展現了他們高雅的生活情趣。詩中“蘭因入室堪爲友”和“竹近穿堦又抱孫”運用了生動的比喻,表達了深厚的友情和家庭的和諧。結尾提到友人新注釋的《蓡同契》,顯示了其深厚的學識和雅致的興趣,整首詩洋溢著文人雅士的閑適與知性。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