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方伯:古代諸侯中的領袖之稱,謂爲一方之長。
- 削平:平定,消滅。
- 粵寇:指廣東地區的叛亂或盜匪。
- 鎖鑰:比喻軍事重鎮,或在軍事上有重要意義的設施。
- 雄藩:強大的藩鎮,指軍事要地。
- 虎帳:指將軍的營帳。
- 節鉞:符節和斧鉞,古代授予將帥,作爲加重權力的標誌。
- 獻馘:古代戰爭中殺死敵人後,割下左耳以計數報功。
- 轅門:古代帝王巡狩、田獵的止宿處,以車爲藩;出入之處,仰起兩車,車轅相向以表示門,稱轅門。
- 銷兵:銷燬兵器,指結束戰爭。
- 重溟:指大海。
- 榮光:五色雲氣,古時迷信以爲吉祥之兆。
- 朝暾:初升的太陽。
翻譯
天南的軍事重鎮,鎮守着強大的藩鎮,將軍的營帳中,節鉞顯得格外尊貴。 將軍親自騎馬揮刀衝入敵陣,士兵們割下敵人的左耳獻到將軍的營門前。 戰爭結束後,士兵們放下兵器,尋找耕牛開始農耕,逃難的民衆也回來了,放牧着豬。 從此,大海上的風波漸漸平息,吉祥的光芒如同初升的太陽一般照耀。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王方伯平定廣東地區叛亂的功績。詩中通過描繪將軍的英勇和士兵的戰功,展現了戰爭的勝利和和平的恢復。最後兩句以大海風波的平息和吉祥之兆的顯現,象徵着國家的安寧和繁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和平的嚮往和對英雄的讚美。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