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漫興十首

恭己同虞帝,祇臺比夏王。 內廷無女謁,外囿絕禽荒。 富有天和養,終期歷數長。 彼蒼何弗吊,民物共摧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恭己:恭敬自持。
  • 虞帝:指虞舜,古代的賢明君主。
  • 祇台:古代祭祀天地的地方。
  • 夏王:指夏朝的君主。
  • 女謁:指宮中女子的乾政。
  • :古代帝王養禽獸的園林。
  • 禽荒:指過度沉迷於狩獵。
  • 天和:自然的和諧。
  • 歷數:指天命,即天意所定的帝王繼承的次序。
  • 彼蒼:指天。
  • 弗吊:不憐憫。
  • 民物:指百姓和萬物。
  • 摧傷:傷害,損害。

繙譯

我恭敬自持如同虞舜,與夏王共享祭祀天地的祇台。 宮內沒有女子的乾政,宮外的園林也不過度沉迷於狩獵。 我富有自然的和諧來養育,期望天命所定的統治長久。 但天爲何不憐憫,讓百姓和萬物一同受到傷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於理想君主的曏往以及對現實的不滿。詩中,“恭己同虞帝,祇台比夏王”展現了詩人對於古代賢明君主的敬仰,而“內廷無女謁,外囿絕禽荒”則描繪了一個理想中的清明政治景象。後兩句“富有天和養,終期歷數長”表達了詩人對於國家長治久安的期望。然而,“彼蒼何弗吊,民物共摧傷”則流露出詩人對於現實苦難的深切同情和無奈,反映了詩人對於社會現實的深刻關注和批判。

李東陽

李東陽

李東陽,字賓之,號西涯。祖籍湖廣長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爲行伍出身,入京師戍守,屬金吾左衛籍。李東陽八歲時以神童入順天府學,天順六年中舉,天順八年舉二甲進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右侍郎、侍讀學士入直文淵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官至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死後贈太師,諡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