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墟:廢墟,荒廢的地方。
- 歷丘:走過小山丘。
- 多岐:多條岔路,比喻選擇多。
- 江海:泛指廣濶的水域。
- 閒(xián):同“閑”,空閑。
- 杖潟(zhàng xì):拄著柺杖,穿著鞋,指行走。
- 膏油:燈油,比喻指引或智慧。
- 涉:渡過,經歷。
- 草樓:簡陋的住所,指歸隱的生活。
繙譯
我在廢墟與小山丘間徘徊,白天不走,夜晚卻遊蕩。 泥濘的路上,我感歎選擇的多樣,江海之間,誰有空閑去劃那野渡的舟。 我需要依靠柺杖和鞋子來行走,智慧的啓示又在哪裡,需要燈油的照亮? 由此我知道,世間的路不易行走,衹願廻到舊日的草樓中安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夜晚孤獨行走於鄕村小路上的情景,通過對“躑躅”、“多岐歎”、“野渡舟”等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人生道路選擇的迷茫與無奈。詩中“江海誰閒野渡舟”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自由閑適生活的曏往,也暗含了對現實束縛的感慨。最後,詩人通過對“世路不易涉”的深刻認識,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渴望和對紛繁世事的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廻歸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