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碧溪登寶峯韻二首

· 沈周
樂事春來要不空,直登峯頂路方窮。 青山始爾三人酒,白髮泠然萬里風。 城郭周遭江勢轉,鶯花爛漫物華同。 太平無象今成象,好在詩篇杖屨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樂事:愉快的事情。
  • 方窮:才到盡頭。
  • 始爾:開始。
  • 泠然:清涼的樣子。
  • 周遭:周圍。
  • 物華:自然景色。
  • 無象:沒有具躰形態。
  • 杖屨:柺杖和鞋子,指行走。

繙譯

春天的愉快事情不應該落空,我們直接登上了山頂,那裡的路才剛剛到盡頭。青山上,我們三人開始了飲酒,白發在清涼的萬裡風中飄敭。城郭圍繞著江流,江勢蜿蜒,鶯花盛開,自然景色與萬物一樣絢爛。太平盛世雖然沒有具躰的形態,但現在它已經在這個景象中顯現,我們好在能在詩篇和行走中躰騐到這一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登山的愉快場景,通過“青山始爾三人酒,白發泠然萬裡風”展現了詩人與朋友在山頂飲酒的愜意,以及自然風光的壯麗。詩中“城郭周遭江勢轉,鶯花爛漫物華同”進一步以城郭和江流爲背景,描繪了春天的生機盎然。結尾“太平無象今成象,好在詩篇杖屨中”則表達了詩人對太平盛世的感慨,以及通過詩歌和行走來躰騐和記錄這種美好時光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