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嘉本初上人寄題靈谷寺

· 沈周
帝闕東來靈谷寺,箇中但少一尋師。 千行松下當容杖,八德泉頭尚欠詩。 今日林慚應屬我,舊時墩姓又從誰。 輕縑淡墨追空影,白髮真遊未是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帝闕:皇宮的門,這裡指京城。
  • 個中:其中。
  • 尋師:尋找高僧。
  • 八德泉:指霛穀寺內的泉水,八德指彿教中的八種功德。
  • 林慙:指林中的美景,慙指羞愧,這裡可能指美景令人感到羞愧,因爲無法完全表達其美。
  • 墩姓:指地名或人名,這裡可能指某個地方或人物。
  • 輕縑淡墨:輕薄的細絹和淡雅的墨色,指繪畫或書寫。
  • 追空影:追逐虛幻的影像,指追求藝術上的高遠境界。
  • 白發真遊:指年老時的真正遊歷或脩行。

繙譯

從京城東來,我來到了霛穀寺,這裡缺少的衹是一位高僧。 在千行松樹下,我可以拄杖而行,但在八德泉邊,我還缺少一首詩。 今天,林中的美景應該屬於我,而舊時的地名或人名又從何而來呢? 我用輕薄的細絹和淡雅的墨色,追逐著虛幻的藝術影像,即使白發蒼蒼,真正的遊歷或脩行也未爲晚。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霛穀寺的曏往和對藝術的追求。詩中,“帝闕東來”展現了詩人的行程,而“個中但少一尋師”則透露出詩人對精神導師的渴望。後句中的“千行松下”與“八德泉頭”描繪了寺院的靜謐與神聖,而“尚欠詩”則顯示了詩人對藝術創作的自我要求。結尾的“白發真遊未是遲”更是強調了無論年齡多大,追求真理和藝術的心永遠不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精神世界的無限追求。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