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花

· 沈周
蘤含紫附簇,雪蘊碧鈴深。 小草存衣被,長人誰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huā):古同“花”。
  • 紫附:指花瓣。
  • 碧鈴:指棉花果實內的棉絮,因其形狀似鈴鐺而得名。
  • 衣被:指衣物和被褥,這裡比喻棉花的作用。

繙譯

花朵含著紫色的花瓣簇擁,雪白的棉絮蘊藏在碧綠的棉鈴深処。 這小小的植物卻能提供衣被,它的偉大之処,又有誰能真正理解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棉花的生長形態,贊美了棉花這種普通植物的實用價值。詩中“蘤含紫附簇,雪蘊碧鈴深”形象地描繪了棉花的外觀特征,而“小草存衣被,長人誰此心”則深刻表達了棉花雖小,卻能爲人們提供溫煖和保護的感慨。詩人通過對棉花的贊美,也隱含了對平凡事物中蘊含的偉大價值的思考。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