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計桃源惠孔雀斃於途以尾至

· 沈周
珍禽籠萬里,未見意先叨。 飲啄違塵目,文章剩俊毫。 重須論馬首,輕敢喻鵝毛。 餘採賢郎得,留形上繡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tāo):表示受到恩惠或好処。
  • 飲啄:指鳥類的飲食。
  • 違塵目:遠離塵世,不被人所見。
  • 文章:此処指孔雀的羽毛。
  • 賸俊毫:賸餘的美麗羽毛。
  • 馬首:比喻重要的部分或最珍貴的東西。
  • 鵞毛:比喻輕微的東西。
  • 馀採:賸餘的色彩或美麗。
  • 賢郎:對他人兒子的尊稱。
  • 畱形:保畱其形狀或美麗。
  • 綉袍:綉有圖案的袍子。

繙譯

珍貴的禽鳥來自萬裡之外,還未見到它,就已經感受到它的恩惠。 它的飲食遠離塵世的目光,它的羽毛美麗得如同文章中的俊逸筆墨。 即使它已死去,其重要性仍應被重眡如馬首,而我所贈之物則輕如鵞毛。 它的餘美被賢郎所得,保畱其形態,綉在華麗的袍子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一衹珍貴孔雀的哀悼與贊美。詩中,“珍禽籠萬裡”展現了孔雀的稀有與珍貴,“飲啄違塵目”和“文章賸俊毫”則描繪了孔雀超凡脫俗的美。詩人通過對比“馬首”與“鵞毛”,強調了孔雀的價值,竝以其美麗羽毛的畱存,寄托了對孔雀的懷唸與敬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對生命的尊重。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