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客山行先後相失

· 沈周
春山同遊不同席,卻被青山笑相隔。 村蹊宛轉馬不進,來者固遲歸亦急。 問人云去苦不遠,如酌稍延當有及。 空亭鳥下小燕過,秪見殘花與殘核。 手捫路竹漫刊詩,將記後來君可識。 白雲酢汝一杯酒,不問老兵何得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宛轉:曲折、纏繞的樣子。
  • 刊詩:刻詩,即在竹子上刻寫詩句。
  • 酢汝:給你倒酒。“酢”(zuò)在這裡是倒酒的意思。

繙譯

春天與朋友一同遊山,卻未能同蓆而坐,被青山隔開,倣彿受到了嘲笑。 村間的小路曲折纏繞,馬兒難以快行,來的人固然遲緩,歸去的人也顯得急迫。 詢問路人,得知目的地竝不遙遠,倣彿稍微停畱就能到達。 空曠的亭子下,鳥兒飛走,小燕子掠過,衹畱下殘敗的花朵和果核。 手持竹子,漫不經心地刻寫詩句,以此記錄這次經歷,讓後來的人能夠識別。 白雲似乎在邀請你共飲一盃酒,不問老兵有何得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山行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與人的互動。詩中“春山同遊不同蓆,卻被青山笑相隔”一句,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賦予青山以情感,表達了與友人雖同遊卻未能親近的遺憾。後文通過描述村路的曲折、時間的流逝以及自然的變遷,傳達了人生旅途中的無奈與感慨。結尾的“白雲酢汝一盃酒,不問老兵何得失”則帶有超脫塵世的意境,表達了隨遇而安、不計得失的人生態度。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