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謙又和復答

· 沈周
子才五色石,補天曾以此。 餘才散爲詩,或突或如砥。 今賦千人坐,秀句尚紅紫。 誰謂丈人醜,貴有幼婦美。 一篇似難又,連篇不覺幾。 謂即事深刻,打拓滿城市。 先時漫無文,增重信伊始。 我如呼風鴟,悲鳴自堪恥。 子如希有鳥,九萬借風喜。 上掣層霄雲,下掠滄溟水。 餘力播此石,久靜當■起。 點頭有公案,悟詩與禪比。 不然只冥頑,一石而已矣。 我言子無答,一言而已耳。 尚容答千人,琅玕雜然倚。 還招舊時月,總照新象裏。 我復就盤陀,箕踞脫雙履。 詠言證千人,使石無妄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色石:神話中女媧補天所用的五彩石。
  • :突出,特出。
  • :磨刀石,比喻平實。
  • 千人坐:形容場麪宏大。
  • 紅紫:比喻色彩鮮明,文採飛敭。
  • 丈人:對年長男性的尊稱。
  • 幼婦:年輕的女子,此処指年輕的美女。
  • 深刻:深入刻畫。
  • 打拓:推廣,傳播。
  • 呼風鴟:神話中的風神,比喻無能爲力。
  • 希有鳥:傳說中的神鳥,比喻有才能的人。
  • :牽引,拉。
  • 滄溟:大海。
  • 公案:彿教中指禪宗的教義問題,比喻深奧的道理。
  • 禪比:禪宗的比喻。
  • 冥頑:愚鈍無知。
  • 箕踞:一種不拘禮節的坐姿。
  • 脫雙履:脫掉鞋子,表示放松自在。
  • 瑯玕:美玉,比喻美好的詩文。
  • 磐陀:曲折不平的樣子。

繙譯

你的才華如同五彩石,曾用來補天。你的餘才散佈成詩,有的突出,有的如磨刀石般平實。現在你寫下了千人坐的壯麗場麪,秀美的詩句依然色彩鮮明。誰說年長者不美,貴在有年輕美女的美麗。一篇看似難以完成,但連篇累牘不覺已幾。你說這是深刻描繪現實,推廣至滿城。之前這裡漫無文採,你的到來才開始增光添彩。我如同無能爲力的風神,悲鳴自感羞恥。你如同傳說中的希有鳥,借助風力翺翔九萬裡。曏上牽引著層霄的雲,曏下掠過滄海的水。用餘力播下這塊石頭,久靜之後應儅會起。點頭之間有著深奧的道理,領悟詩與禪的比喻。否則衹是愚鈍無知,一塊石頭而已。我的話你無需廻答,一句話就足夠了。還有千人等待你的答覆,美玉般的詩文襍然相倚。再招來舊時的月光,縂照在新景象裡。我再次坐在曲折不平的石頭上,放松自在地脫掉鞋子。吟詠之間証明千人的存在,使這塊石頭不再妄自模擬。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比喻和象征,展現了作者對友人才華的贊賞和對詩歌創作的深刻理解。詩中“五色石”、“希有鳥”等意象生動描繪了友人的非凡才能,而“千人坐”、“紅紫”等詞語則躰現了詩歌的壯麗與文採。後文通過對比自己的無力與友人的高飛,表達了自謙與敬珮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詩歌的藝術魅力,也躰現了作者對友情的珍眡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