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東草堂爲弟樸賦

· 沈周
愛子別業灣之東,去家僅在一里中。 蔽門遮屋樹未大,矮檐但見麻芃芃。 頻年一意耽詩酒,翻然改與耕夫偶。 赤腳饁飯走細塍,戴笠牽牛映新柳。 時人喃喃譏子愚,問翁盡有高明居。 何致妻子嫌側陋,何信兄弟專錙銖。 從人自說渠自好,力田養親殊有道。 強於遠宦竊斗升,手種長腰使親飽。 力田養親樂己多,兄弟妻子如子何。 我與題詩解嘲罵,門外雨來虹滿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別業:別墅,指在郊外或風景區建造的供休養用的園林住宅。
  • 蔽門遮屋:遮蔽門戶和房屋。
  • 麻芃芃:形容麻類植物茂盛的樣子。
  • 頻年:連年,多年。
  • :沉溺,喜愛而沉浸其中。
  • 饁飯:送飯到田間。
  • 細塍:田間小路。
  • 映新柳:映襯着新長出的柳樹。
  • 喃喃:小聲說話,多指自言自語。
  • 側陋:偏僻簡陋。
  • 錙銖:古代很小的重量單位,比喻極小的事物。
  • 斗升:古代容量單位,比喻微薄的俸祿。
  • 長腰:指稻米,因稻米粒形似腰而得名。

翻譯

我愛子的別墅在灣東,離家僅一里之遙。 門前屋後樹木尚幼,矮檐下只見茂盛的麻。 連年沉溺於詩酒,突然改變,與農夫爲伴。 赤腳送飯到田間小路,戴笠牽牛映襯新柳。 時人小聲譏笑子愚,問老翁家中何等明亮。 何以使妻子嫌棄偏僻,何信兄弟計較微小。 任人自說自好,耕田養親實有道。 遠勝於遠行做官得微薄俸祿,親手種植稻米使親人飽足。 耕田養親樂趣多,兄弟妻子又如何。 我爲你題詩解嘲罵,門外雨來彩虹滿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沈周對弟弟樸選擇田園生活的讚賞與理解。詩中,沈周通過對比城市生活與田園生活的不同,表達了對樸選擇簡樸生活的認同。他讚美樸的耕田養親之道,認爲這種生活方式遠勝於追求微薄的官俸。詩的最後,沈周以雨後彩虹的景象,寓意着樸的選擇將帶來美好的未來。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親情的珍視。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