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口渡捕魚者

芳草渡頭歌《竹枝》,晴天小艇放鸕鶿。 比鄰爲報春醪熟,自起持魚貫柳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汪口:地名,指一個地方的名稱
  • 捕魚者:指捕魚的人
  • 竹枝:古代的一種歌曲名
  • 鸕鶿(lú cí):一種水鳥,善於捕魚
  • 春醪(láo):古代的一種酒
  • 魚貫(yú guàn):一個接一個地,連續不斷地

繙譯

在汪口渡捕魚的人,唱著《竹枝》這首歌,晴朗的天空下,小船釋放著鸕鶿。相鄰的人爲了慶祝春天的到來,自發地擧辦了酒宴,我自己也拿起魚,像柳絲一樣連續不斷地走過去。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甯靜而美好的場景,捕魚者在渡口邊唱著歌,小船在晴朗的天空下自在地航行,展現了一幅恬靜自然的畫麪。詩中運用了古代的生活場景和自然景色,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和贊美。

汪廣洋

汪廣洋

元明間揚州府高郵人,流寓太平,字朝宗。少事餘闕,通經學,善篆隸,尤工詩歌。元末舉進士。朱元璋召爲元帥府令史,歷江南行省都事、江西行省參政,入爲中書參政。洪武四年,爲右丞相。爲人寬和自守。後以胡惟庸黨案,謫海南,賜死。有《鳳池吟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