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徽自溪南攜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絲海棠醉中求賦七言

舞罷《霓裳》不耐嬌,口脂微動酒初潮。 玉闌西畔春如海,擬倩東風整翠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硃伯徽(zhū bó huī):古代人名,此処指詩人自稱。 谿南(xī nán):谿水之南,指離谿水較遠的地方。 婺源(wù yuán):地名,位於江西省。 垂絲海棠(chuí sī hǎi táng):一種海棠花的品種,花瓣垂下如絲。 賦(fù):指賦詩,即寫詩作文。

繙譯

硃伯徽從谿水較遠的地方攜帶酒到了婺源山中,同時展示了垂絲海棠,希望在醉酒中寫下七言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山中醉酒的情景,舞罷《霓裳》(一種古代舞蹈名)後,感覺嬌媚已經無法表達,脣邊微微有酒意。詩中以春天的美景來烘托詩人的情感,西邊的玉闌(指欄杆)春天的景色如同無邊無際的海洋,詩人希望能借助東風整理自己的情緒,就像整理翠翹的植物一樣。整首詩以醉中的情感來表達詩人的心境,意境優美,富有詩意。

汪廣洋

汪廣洋

元明間揚州府高郵人,流寓太平,字朝宗。少事餘闕,通經學,善篆隸,尤工詩歌。元末舉進士。朱元璋召爲元帥府令史,歷江南行省都事、江西行省參政,入爲中書參政。洪武四年,爲右丞相。爲人寬和自守。後以胡惟庸黨案,謫海南,賜死。有《鳳池吟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