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徽自溪南攜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絲海棠醉中求賦七言

一自朝雲委路歧,春風吹夢託遊絲。 內家叢裏分明見,彷彿盤旋立舞時。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朱伯徽(zhū bó huī):古代人名,此處指詩人。 溪南(xī nán):溪水之南。 婺源(wù yuán):地名,位於江西省。 垂絲海棠(chuí sī hǎi táng):古代一種海棠花品種,花瓣垂下如絲。 賦(fù):古代文學體裁,類似於現代的散文或詩歌。

翻譯

朱伯徽自溪南帶着酒來到婺源山中,同時展示垂絲海棠,酒醉中請求寫一首七言律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朱伯徽在溪水之南的婺源山中,帶着酒意興闌珊,展示着垂絲海棠的美麗景象,希望在醉酒的狀態下寫一首七言律詩。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詩人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創作的願望。

汪廣洋

汪廣洋

元明間揚州府高郵人,流寓太平,字朝宗。少事餘闕,通經學,善篆隸,尤工詩歌。元末舉進士。朱元璋召爲元帥府令史,歷江南行省都事、江西行省參政,入爲中書參政。洪武四年,爲右丞相。爲人寬和自守。後以胡惟庸黨案,謫海南,賜死。有《鳳池吟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