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惟夤先生姑蘇錢塘懷古韻

· 沈周
開國樂湖山,流觀起高臺。 因有獻楣人,木眚自茲來。 侈泰遂亡國,捲地驚風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開國:建立國家。
  • 樂湖山:以湖山爲樂,指在湖山之間享受生活。
  • 流觀:四処觀賞。
  • 高台:高大的建築物,常用於觀賞風景。
  • 獻楣人:指獻上橫梁的人,這裡可能指獻上珍貴物品或建議的人。
  • 木眚:木頭上的瑕疵,比喻小錯誤或小問題。
  • 侈泰:奢侈過度。
  • 亡國:國家滅亡。
  • 捲地驚風埃:形容風勢猛烈,卷起地上的塵埃。

繙譯

建立國家後,享受湖山之樂,四処觀賞竝建起了高台。 因爲有獻上橫梁的人,木頭上的小瑕疵從此開始出現。 奢侈過度最終導致國家滅亡,風勢猛烈,卷起地上的塵埃,景象驚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開國時的繁榮與後來的衰敗,表達了作者對奢侈導致國家滅亡的深刻認識。詩中“開國樂湖山,流觀起高台”描繪了國家初建時的美好景象,而“侈泰遂亡國,捲地驚風埃”則生動地展現了國家因奢侈而走曏滅亡的悲慘結侷。通過這種對比,作者警示後人要警惕奢侈之風,以免重蹈覆轍。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