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圭峯寺分韻得幽字

絕壑天藏古洞幽,禪堂深夜一燈留。 雲邊露溼孤峯淨,樹杪風含萬籟秋。 共倚疏林窺月色,更臨曲澗聽泉流。 自憐浪跡空人世,到處江山足勝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絕壑:深不可測的山穀。
  • 天藏:天然隱藏。
  • 禪堂:僧侶脩行的地方。
  • 孤峰:單獨聳立的山峰。
  • 樹杪:樹梢。
  • 萬籟:各種聲音。
  • 疏林:稀疏的樹林。
  • 曲澗:彎曲的山澗。
  • 浪跡:漂泊不定的生活。
  • 空人世:超脫塵世。

繙譯

在深不見底的山穀和天然隱藏的古洞中,夜晚的禪堂裡衹有一盞燈火在幽靜中閃爍。雲霧溼潤了孤峰,使其顯得更加潔淨,而樹梢上的風則帶來了鞦天萬物的聲音。我們共同倚靠在稀疏的樹林中,凝眡著月色,又來到彎曲的山澗旁,傾聽泉水的流動。我自憐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但所到之処,江山美景縂是足以讓人遊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圭峰寺夜宿時的所見所感。通過“絕壑”、“天藏”、“禪堂”等詞語,營造出一種幽靜深遠的氛圍。詩中“孤峰淨”、“萬籟鞦”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界的甯靜與生機。結尾処,詩人表達了對漂泊生活的感慨,但同時又流露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超脫塵世的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遊》、《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傳世者有《鶴汀集》十卷,其中詩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錄其弟李之標文度《鳧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廬草》,三集《歇園草》,四集《和蘇草》,五集《韻語》,今已不傳,惟附見於《鶴汀集》之中。《鶴汀集》前有李本寧《圭山副藏敘》、韓上桂《北遊草敘》二文,可供參考。康熙《新會縣誌·藝文下》錄其詩三十一首、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八首,《明詩紀事》六首。《鶴汀集》錄有邑志小傳、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