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愁曲

· 孟郊
飄颻何所從,遺冢行未逢。 東西不見人,哭向青青松。 此地有時盡,此哀無處容。 聲翻太白雲,淚洗藍田峯。 水涉七八曲,山登千萬重。 願邀玄夜月,出視白日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飄颻(yáo):飄動,飄蕩。
  • 遺塚:古墓。
  • 青青松:常青的松樹,常用來象征堅靭不拔。
  • 太白:指太白山,位於陝西省,是秦嶺的主峰。
  • 藍田峰:指藍田山,位於陝西省藍田縣,以産玉聞名。
  • 玄夜月:夜晚的月亮。
  • 白日蹤:白天的蹤跡。

繙譯

我飄蕩不定,不知將去何方,行走間未曾遇見古墓。 四周無人,我衹能對著那常青的松樹哭泣。 這片土地終有盡頭,我的哀愁卻無処安放。 我的哭聲倣彿能繙越太白山,淚水洗淨了藍田的山峰。 我涉水過了七八道曲折,登山越過了千萬重山嶺。 願邀請夜晚的月亮,出來照見白日的蹤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深沉的哀愁和對未知旅程的迷茫。詩中,“飄颻何所從”描繪了詩人無依無靠、漂泊不定的狀態,而“遺塚行未逢”則加深了這種孤獨和迷茫感。詩人的哀愁無処安放,通過“聲繙太白雲,淚洗藍田峰”這樣的誇張手法,將內心的悲痛表達得淋漓盡致。最後,詩人希望夜晚的月亮能照見白日的蹤跡,反映出他對光明和希望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孟郊詩歌的獨特魅力。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